[资讯-牛车网]
牛车网网友布达佩斯之舞 问:
我是一个改装小白,想了解一下各大轮圈改装品牌,还有他们的经典轮圈款式。
牛车网网友纯情小火机 答:
我整理了11个一线品牌的经典单品,废话不用多说,多图预警!
【日本BBS RS单品】
日本BBS轮圈品牌于1971年诞生,它在资深玩家心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。日本BBS与德国BBS品牌不同,它拥有金色BBS标示的独家使用权,拥有全系列锻造轮圈。当中,根据不同轮圈的设计、不同的锻造压力去选择不同的锻压机去生产轮圈。3千吨、5千吨、7千吨、8千吨以及最重吨位的9千吨锻压机,并采用的三次锻造技术进行生产轮圈。
![image001.jpg image001.jpg]()
但更多人先是感受BBS的菊花设计,因为太经典、因为从八十年代开始至今,这一传统就没有变过,有很多人会认为,几十年的坚守,换来的是不是保守?(款式没有超过20款)
![image003.jpg image003.jpg]()
并非如此,多年来BBS一直在力学性能有所突破,不变的是它的“菊花设计”(即是“Y爪设计”),而当力学被突破,便出现了新时代的RI-D、FZ-MG等极致轻量化的轮圈单品,和新境界的锻造材料应用,而说到经典,绝对不能忘记鼻祖级的RS单品,二手市场上的保值相当高,如果你平时有“海淘”的习惯,你会相信我说的这个事实,而在轮圈界,这种现象绝无仅有。另外,LM单品在国内的受众程度也很高,几乎适合所有车型的搭配风格,造型非常耐看,而且使用多年后也能保持光鲜靓丽,这也是BBS采用三次锻造技术的细腻以及慢工出细活的保值秘方之一。
![image005.jpg image005.jpg]()
【OZ Racing之Superleggera单品】
意大利OZ Racing诞生至今,所从事的轮圈产品开发、生产也有近半个世纪之久了,在日系性能车当道的90年代,它在国内改装车脚上的能见度很高,那种程度就如现在iPhone 6的街机水准。而说到单品造型的设计上,由于OZ Racing一直专注竞技化的轮圈,所以,现阶段的改装文化对其冷落了不少,不过,性能玩家依旧对它的性能表现津津乐道。
![image007.jpg image007.jpg]()
于是,我们在OZ Racing身上找到了关键词——以适应赛场要求生产出来的轮圈,才能从性能上和可靠性上都达到最高的标准,以用于民用改装车之上,这就是OZ Racing不变的中心思想。绝大部分情况下,其旗下的轮圈以“leggera”(轻量化)命名,这也就是OZ Racing明确表达旗下单品的性能优异。
![image009.jpg image009.jpg]()
OZ Racing的轮圈采用12条辐的设计居多,制作手法包括单片铸造或单片锻造的工艺,其单片铸造技术也同样具备高强度和轻量化特性。虽然竞技化的轮圈造型很难经得起时代审美的考验,而现在都是喜欢谈论肥厚的大抛边、复杂的条幅造型的年代,但是,不为所动的OZ Racing所追求的是简单实用和性能之上的轮圈,这就是它们的精髓。
![image011.jpg image011.jpg]()
【RAYS之VOLK RACING TE37单品】
也不是所有的竞技花轮圈都不耐看,例如日本RAYS旗下的锻造三公子之一——TE37单品,从1996年的技术运用至今,演变出9款之多的TE37,轻量化、强度以及耐看的深凹花瓣状的六条幅,得到非常多玩家追捧,它也几乎也成为所热门改装车型的选择。
![image013.jpg image013.jpg]()
能成为VOLK RACING系列中热卖单品,靠的并不是“好看”一词,而是RAYS运用一万吨锻压机达到的技术高度,当然,有人也会有疑问,轮圈技术的异军突起,各大轮圈品牌也能制作一个相同尺寸规格的轻量化轮圈,有什么难度?
![image015.jpg image015.jpg]()
但是不要忘记一个恒古不变的道理——越硬越脆!过分最强锻造轮圈的轻量化,反而让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。而TE37轮圈在诞生时就考虑到了两个重要的因素——强度和刚度,高达20%的高抗拉强度和抗永久变形的弹性特征,使得TE37重量轻、耐用性和刚性的平衡。而TE37家族的轮圈条幅内侧都没有明显的偷轻处理,但轮圈依然很轻巧,你说它能不经典吗?
![image017.jpg image017.jpg]()
【WORK之MEISTER S1单品】
日本WORK,作为日本最大的轮圈品牌之一,建立至今已经有39年的历史。WORK旗下系列有品牌有Rezax Univesal、Rezax II、Equip、Varianza、VS、LS等19个系列,其繁复程度令人目不暇接。但他们擅长的、还是两片式以及三片式的高品质轮圈制作,当然,被玩家记住的经典轮圈单品——非Meister系列的S1单品莫属。至于有玩家认为VS系列才经典,或许是因为他们太喜欢BBS轮圈的缘故了?
![image019.jpg image019.jpg]()
Meister系列的S1单品又被细分为——三片铸造和双片铸造。虽然都是采用粗壮的五爪设计,但是,双片铸造S1 2PIECE只提供15寸的选择,三片式S1 3PIECE则有18/19寸规格,而轮圈宽度均可进行定制。小至Smart、大至BENZ S-CLSSS的车型都有相关的改装作品展示。
![image021.jpg image021.jpg]()
除了普通的S1 2PIECE、S1 3PIECE之外,它还有衍生出S1R单品,其最大特色是采用独特的外圈表面加入阳极染色技术,使轮圈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;能够提高轮毂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损性,提高了产品的耐用度。
![image023.jpg image023.jpg]()
【SSR之Type C单品】
早在1971年,日本SSR生产出第一款轮圈单品,并命名为“MK.1”,这款单品被第一时间投入到日本方程式赛车上使用,也就是这样,SSR名声鹊起。而SSR旗下的单片式单品一直以“轻量化与价格的平衡”而著称,其中,最主要一个原因是——一种名为SSF(Semi Solid Forge,半熔锻造技术,常见于飞机零部件制造)被SSR运用到了轮圈制作上。这是一种介乎于锻造和铸造之间的新技术,并拥有“低于锻造价格、高于铸造的强度”的优势,很快,便诞生了Type C/Type F等经典单品。
![image025.jpg image025.jpg]()
Type C单品于2000年发布,它是世界上公认的——同尺寸规格的最轻轮圈,Type C采用单片式的简约六辐条设计,除了追求轻量化作用,也让制动系统有足够的空间散热,并拥有较佳的几何力学表现。同时采用半热熔锻造的方式制作,保持了轮圈的高刚性。虽然Type C停产多年,但依然是不少性能玩家心目中的最爱、念念不忘的SSR单品,可见,它有足够的资格成为日本SSR最经典的轮圈,也足以说明SSR技术的顶尖。
![image027.jpg image027.jpg]()
![image029.jpg image029.jpg]()
【ENKEI之nt03+M单品】
日本Enkei创立于1950年,是全球最大的铝制轮圈品牌之一,除了生产改装轮圈以外,也有帮众多的车厂生产原厂轮圈,而竞技用轮圈的开发与生产方面也有非常雄厚的技术经验,玩家所熟知的MAT旋压技术,最开始是由日本Enkei投入使用。
![image031.jpg image031.jpg]()
经过MAT旋压技术而成的轮圈得到更为轻薄,整体轮圈重量更低,最高减重幅度达到15%左右。总体而言,成功解读MAT旋压技术后,能带来制造成本的降低,也能使得铸造轮圈“追赶”锻造轮圈重量和强度的可能。
![image033.jpg image033.jpg]()
采用MAT旋压技术的众多轮圈单品里,归属Lightweight Racing Series系列的NT03+M单品是一款相当经典的款式。除了使用MAT技术以外,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其高强度的竞技化设计,在12条幅的基础上,新增了承受高强度的外侧冲击的额外加固环设计。另外,为了减轻加固产生的额外重量,并对其进行大幅的偷轻,所以,整体上更加竞技化,而在所有的日系竞技轮圈款式中,它可谓独树一帜。
![image035.jpg image035.jpg]()
【ADVAN之ADVAN RGII单品】
ADVAN品牌隶属于YOKOHAMA旗下,其中,ADVAN分为“轮胎”和“轮圈”两大部分,两者都是以竞技化为取向设计。而轮圈产品中,RG系列RG II单品,则是品牌的经典之作,其采用MAT旋压技术打造6条幅设计造型,在追求轻量化和力学几何都有着上佳的表现,18*10J尺寸规格的RGII单品的重量仅为8.89kg。
![image037.jpg image037.jpg]()
严格而言,MAT旋压技术属于铸造范畴,RG II得到这般重量,让无数锻造单品汗颜了,还不知道什么概念,举个例子——18.10.5J尺寸规格的RAYS TE37RT单品,单颗重量为8.8kg。另外,ADVAN的轮圈内圆边缘拥有轮胎防滑设计,听说与ADVAN AD08这条街胎王很般配哦。
![image039.jpg image039.jpg]()
而六条辐条和其他品牌的相近款式有些不一样,辐条是微微向外曲张的设计,除了整体外形上显得立体感更强和更饱满意以外,也为刹车卡钳预留了较大的升级空间。而经典的黄金色,也是各代Impreza车主的最爱。
![image041.jpg image041.jpg]()
【Kosei之Kosei K1 Racing单品】
Kosei(光生)是日本第三大轮圈生产商,但在国内改装市场的知名度不算太高。不过,这几年来,国内车主的“人肉”技术高了很多,它除了制造改装轮圈之外,Kosei还为丰田、本田等车厂代工生产轮圈,例如:飞度、CR-V(别想太多,日本本土的福利)。
![image043.jpg image043.jpg]()
但其实,Kosei的轮圈技术让玩家看在眼里,KOSEI作为一家拥有强大铸造技术能力的厂商,在轮圈的铸造工艺上也不断推陈出新,其首创的Super Forming(塑性延伸成型)轮圈成型工艺独有的核心技术以及FSW(摩擦搅拌焊)技术,在铸造同类、同尺寸、同级别产品中拥有更轻、更耐用。
![image045.jpg image045.jpg]()
而说到它的经典单品,Kosei K1 Racing便是是其中一员,15*7J的尺寸规格,单颗重量仅为6.11kg,而衍生出的K1 TS单品,同尺寸规格下,单颗重量更是达到4.21kg,尽管K1 TS的轻量化技术进步颇大,但是,六条独特的细三角条幅的Kosei K1 Racing注定更有味道,就像RAYS TE37单品一样,最元老的一位,无疑是最具气场的那一位。
![image047.jpg image047.jpg]()
【Vossen之VVSCV3单品】
品牌创立并不是十分久远的美国VOSSEN品牌,虽然VOSSEN的轮圈单品并不多,但是其风格可以看出,VOSSEN是最不像美系狂野风格的美国品牌,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追捧,它也有它的独特设计韵味——就凭借着VVSCV3(简称CV3)深凹而大气的五条幅造型打响了自己的名堂,也让国内的山寨文化推出高峰,VOSSEN也用一种“尴尬”方式被更多人知道。
![image049.jpg image049.jpg]()
但话说回来,CV3采用了旋压铸造的工艺,而最低选择的尺寸规格为19寸,明显就不是轻量化的设计,值得一提的是,五条幅在深凹造型的加持下,带有力量的放射状、以及鸳鸯搭配的新玩法,让整车充满视觉震撼力,这岂是16/17寸的山寨货可比呢。
![image051.jpg image051.jpg]()
【HRE之P40单品】
美国HRE创立于1978年,在定制风潮猛烈刮送下,被总代理引入,并被更多高端玩家熟知。而HRE轮圈系列中,最经典的单品一定是HRE P40。其采用单片锻造,Y爪式设计。其实,HRE P40造型是受到日本BBS RG单品的灵感启发而创造。
![image053.jpg image053.jpg]()
当然,RG单品的模仿者也不计其数,但是,HRE设计师在经典的BBS RG单品基础上加以优化设计,而且使用了高级锻造工艺,经过锻造、热处理的6061-T6航空级铝合金进行打造,从而形成独家“Y叉型”风格,最容易说明这点但是,衍生出P40S、P40SC、P40L等型号,从轮幅粗细以及凹陷弧度的不同处理,这也使得“P40”形成了系列的命名,这绝对是HRE品牌对经典事物的发扬光大的一种精神体现。
![image059.jpg image059.jpg]()
HRE P40的14条幅被设计得十分纤细,除了利于制动系统的散热,减轻非簧载质量也很有效果,为了进一步轻量化,在纤细的轮辐背部还进行了偷轻处理,不过,相比于竞技型轮圈产品,单品的重量方面算不上是优势,但其依然有十足气场,例如20*9J的规格,重量约为11.1kg,再加上耐看的Y爪设计,土豪们是很愿意花上五位数的价格带走它的(我说的是单颗价格)。
![image061.jpg image061.jpg]()
【FORGIATO】
国外改装市场上,FORGIATO早已做出名堂,该品牌的名气甚至要比HRE还要高。而说起美国FORGIATO的轮圈,脑海里浮现“极度浮夸”景象,那就对了!FORGIATO隶属FRED(全球著名珠宝品牌)旗下,其设计风格颇为大胆,它更像是天马行空的想象,或许这就是粗狂的老美人的原始向往欲望(例如:DUB流派一样)。然而,从设计角度而言,轮圈(绿叶)衬托车子(红花),但FORGIATO则是用车子来衬托轮圈设计,的确,它是一个专注于外观设计为重点的豪华奢侈品牌,而在这些浮夸的设计里面,要想找一款经典之作,大家的意见似乎就不那么统一了。
![image063.jpg image063.jpg]()
不过,如果说到让人惊叹的单品,一定是PARLARO,它采用不对称的设计语言,使用CMF(Compress Mixed Forge)压缩混合锻造技术,将锻造钛合金融入轮圈制造中,当轮圈的强度有保证的基础后,设计师便可以“龙飞凤舞”画图纸了,于是就有了这款名为“PARLARO”单品,而这种工艺高度、这种高度设计,也注定让PARLARO成为FORGIATO的经典之作。
![image065.jpg image065.jpg]()